当前位置 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校园新闻
我校庄铭星校长获厦门市“荣动模号”称号
发布时间:2014年05月06日 衩访问 21
职业危机感,这个以往多为夕阳行业、中年群体拥有的“焦虑体验”,如今正在不同领域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蔓延。实际上,不是你“慢”了,而是这社会变得更“快”了。   职业危机感来袭,怎么办?你还有多少光热可以发散?你所在的机构组织是否依然需要你?该如何引导带领员工走出困惑,适应转变,挖掘潜能,转“危”为“机”?   我们将推出连续报道,与您共同探讨这个话题。——编 者   “不转行,就‘等死’”   ●很
多人都有职业危机感   一个多月前,36岁的王丽做出一个重大决定——离开自己已经工作了13年的报社。   一切源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报业整合。   王丽
之前所供职的这家都市报纸,在当地虽不算数一数二,但其主打的民生新闻却也做得颇有特色,很受市民青睐。然而,2014年伊始,因为整个城市报业的改革需要,这份报纸不得不接受被关停整合的命运。   关停后,原报社一部分骨干编采人员被分流进其他报纸,王丽也是其中一员。但是,经过再三考虑,她还是毅然选择主动辞职,去了一家医药企业当公关。   “
其实,跳槽的想法三四年前就开始萌生了,这次的事件只不过是催化剂,促使我最终做出这个选择。”王丽坦言,近10年内,纸媒发展渐受冲击,都市类报纸更为明显,这一切让她有危机感。   王丽的危机感在于看衰行业发展,而张强的危机感更多源于岗位升迁的瓶颈。   研究生毕业没多久,张强就被一家著名的外企录用。在之后的十年里,他凭借勤奋努力和聪明才智一步步做到了公司的中层领导岗位。然而,伴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,张强的职业危机感也与日俱增。   “外
企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‘天花板效应’,即公司的最高职位往往都是给老外,一般不会提拔本土的员工,无论你多优秀。所以,像我们这种做到中层的人,虽然能力和知识储备都足以胜任更高的职位,但还是不会有什么机会。”张强说,“而且,每天工作占用的时间越来越长,压力也越来越大,但收入、待遇等各方面却不是成正比增长。”   张强表示,如果一两年之内再没有什么变化,他就会果断选择跳槽或者自己创业。“也许会到国内的公司担任更高阶的一个职位。选择创业,可能规模、品牌或者是平台没有那么大,但是会很自由,话语权也会更大。”   无论
国企、外企还是民企,无论传媒业、金融业,还是教育行业、房地产业……从业者普遍存在着职业危机感。这种危机感有的来自收入、岗位升迁方面的预期迟迟不能兑现,有的则是担心行业衰落、企业解体、自己被解聘。就连一向手捧“铁饭碗”的公务员们,也因体制改革、末位淘汰而危机感重重……
总访问量:4 5 6 8
日访问量:
建议使用1024*768分辨率以上,16位色以上,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
Copyright@Xiamen Electronic Vocational School ALL Rights 版权所有@
福建省厦门电子职业中心学校 闽ICP备 05020335 号